编辑:管理员 来源:本站编辑 发布于:2018-07-26 浏览次数:
本网讯 7月16日-7月20日,我校2018年学工系统培训在大学生活动中心举行,各学院分管学生工作的领导、学工秘书、辅导员、学工处和校团委全体成员参加了本次培训。
16日上午,来自江南大学的辅导员马杰作了题为《运用新媒体让网络思政“活起来”的讲座》,他提出,新媒体网络思政既要正面传播,又要鲜活生动,既要有话语的主动权,又要有话语的吸引力,既要把道理讲深讲透,又要让传播入脑入心。随后,江南大学学工部思政科科长孙颖详细解读了《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第43号令),她强调,学生工作者要把握《规定》的主要内容,并将其作为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和职业能力的行为准则,做到敬业爱生,潜心育人,切实提高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
17日上午,江南大学辅导员张瑶瑶作了题为《辅导员思想政治理论自我提升》的讲座,他提出,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活学活用,在提升理论修养的同时,要积极融入学生,了解当下学生的所思所想和兴趣所在,做到因材施教。
18日上午,我校艺术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武蓓蓓分享了她在第四届全国民办高校辅导员工作高峰论坛的培训心得,她提出,辅导员的工作目标是恒定的,要把学生辅导成为健康(身体和心理)的自然人,理性的社会人,有尊严的职场人,非凡的卓越人。
随后,物联网工程学院辅导员王莺和陈婕分享了她们在第四届全国民办高校辅导员工作高峰论坛的培训心得和获奖感言。王莺老师提出,辅导员要做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与学生构建平等的关系,切实服务学生成长成才。陈婕老师认为,促进学生学习是辅导员最重要的职责之一,辅导员要根据学生需求,顺应教育数据化的趋势,运用新媒体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8日下午,南京农业大学博士朱以财作题为《做有情怀的守望者》的讲座,他畅谈对辅导员这一职业的理解,强调辅导员要对工作始终抱有积极认真的态度,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竞赛和培训,研习相关领域的文献,勤于思考,善于总结,不断提升自身理论和实践水平。
19日上午,苏州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教授王平作题为《高校学生工作干部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讲座,她指出,辅导员要从教育普及、实践活动、心理咨询、危机干预等四个方面着手,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要充分了解当下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及常见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产生原因,在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要掌握良好的沟通技巧,营造良好的沟通环境,切实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20日上午,我校评建办主任张凯对涉及学生工作的三个一级指标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讲解。他指出,要扎实开展学生养成教育,在健全奖励机制的同时,健全约束机制,严格执行各项规定,规范学生的行为;要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搭建学生课外科技及文体活动平台,打造精品社团。他强调,要积极开展学生服务工作,为学生提供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和就业指导,提升我校学生就业质量。
20日下午,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中心的周颖、陈腾丽、马保祯、许心怡为学工系统全体成员开展心理健康团体辅导。本次心理健康团体辅导旨在营造轻松互助的团体氛围,引导学工系统成员看到工作期间的各类收获,学会感恩同事,参训人员在完成各个游戏环节后,纷纷表示会在今后的工作中相互体谅,相互理解,进一步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
本次学工系统培训为我校学生工作人员获取有益经验,提高自身能力搭建了学习交流的平台,对提升我校学生工作人员软实力,建设高层次、高水平的学生工作队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学生工作处)